文:风里找云的男子
图:大俗摄影
如今的农村,葬礼越来越趋向机械化,人员越来越趋向精简化,宴席越来越趋向便捷化。过去的繁文缛节,都被一点点的省略,以至于那些老年人,总是摇着头叹息着说:“如今的丧事,哪里还有丧事的样子?”

如今,乡村的老人去世,只需要到棺材铺,直接购买,那里都有现成的,付款之后,铺子里会安排人直接给你装上,然后根据你提供的具体地址,送到家中。

丧事上参与的人,越来越少,大多都是年迈的老人,丧事上的一切都是租用的,承租的人会负责来装配,完事之后,再负责拉走。

丧事的现场,像过去那种亲属歇斯底里的悲伤,再也听不到的,取而代之的是,相互聊天、扯皮或玩游戏。

丧事上的宴席,也是由当地的包桌厨师承办,事主只需按照每桌支付多少钱就可以了。

现在,农村葬礼上的花费政府也有管控,反对红白事铺张浪费,有的人家,给前来参加丧事的亲戚,每人一碗汤,外加几个馒头,人均也就是15元左右的样子,有的依然是围桌而吃,但只允许“四菜一汤”。

在农村的葬礼环节中,为逝者扎纸的现象还依然存在,不过这方面的开支应该不是很大。

在过去,出殡是个村里最为轰动的大事,在家的人员几乎全部参与,光抬棺的人,就需要16个体格健壮的男人。但如今,一切都成为过去式。在家的老人是无能为力的,通常,都是由拖拉机把棺材直接拉到墓坑处。

这户人家的棺材,是用四轮车拉的。当然,也有人家直接一步到位,用吊车直接吊过去,到墓坑后,直接放在里面,就大功告成了。

当然,墓坑几乎很少有人使用人工去挖了,几乎所有的人家,都是叫挖掘机,半个小时就可以完工。下葬时,棺材太重,挖掘机也可以完成“吊车”的使命,过去那种肩扛人抬的场景,再也见不到了。
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,也是农村没落的一个缩影。